提供专业、安全、客观、务实的私人侦探服务。
咨询电话:0571-85750390

没有必然的成功-说说私家侦探怎么跟踪一个人

私家侦探在进入正式主题之前,一般会有两个认知:

1. 资源越多,成功的机率越高:资源,包括了人力多寡、技术等级、器材、车辆等。虽然有些只需徒步跟踪,但是对于某些棘手目标,一些多出入口的位置,长时间及黑暗位置跟踪,有更多的私家侦探队员队应,跟踪目标人物的机会也就越大。

2. 没有必然成功的跟踪:就算私家侦探准备的十足充分,有时也会有意想之外的情况发生,尤其当目标已经警觉到(如伴侣近来不停逼供),往往会做出让私家侦探最讨厌的行为,例如突然跑入人群中。在这种情况下,就算是打滚数十年的私家侦探也难以使行动成功。

有了概念,跟踪一个人其实不太困难。

1. 情报:

在正式出动前,一个好的私家侦探必须竭尽全力地收集目标的数据,这对行动的成败有很大的影响。

举例而言,如果我们的跟踪对象有吸烟的习惯,而我们忽略了这个情报,那么当我们看他有点焦急地走入小巷走时,可能会忽略了他拿烟仔的动作,这时候就有可能因为跟得太近而失败。又或者,他会突然停在垃圾桶“吃火锅”。私家侦探这时跟随就要预留距离。

其他像是目标常去的地方、目标的交通工具、目标习惯接触的对象、目标的作息习惯…等,都是尽可能越详细越好。

当然有时候对于目标的了解无法如此全面,但私家侦探事前的准备总是越详细越好,有时情报可以弥补技术与经验的不足。

可以说不了解目标就进行跟踪,就如同打天才波,不是说一定输,但赢算不高。

2. 方针:

在私家侦探搜集了足够的情报后,必须对这次的跟踪的方针进行制定。在某些情境下,私家侦探宁可失败也不能让对方发现自己的行踪,在另外一些情况下,私家侦探宁可被对方发现,也得硬跟到底,这要看跟踪计划的目的而定。

像是如果私家侦探进行外遇调查,就是属于前者的情况,引起对方的警觉可能就再也找不到机会了。但如是法律上要找到对方的通讯地址,私家侦探就是拼,也要知道对方住那。

此外对于各种可能发生的细节情况,私家侦探也必须事先拟定对策。如果目标人物忽然转身抓住你,你要怎么应对?如果对方忽然拔足狂奔,私家侦探又要怎么应付?对方如果进入便利店或餐厅,是不是要跟进去呢?感觉对方的行动是想甩脱跟踪,私家侦探是要立刻放弃换人接手,还是再观察一阵子?

其实上面的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,依每个案例而不同,但事前没有充分的考虑,真的遇上了那必然会惊慌失措。

3. 后勤与通讯

如果私家侦探是孤身进行跟踪,那这一部份就不需要了(反正大部分都会被甩)。但如果是复数的私家侦探协调合作,那彼此的默契与沟通就很重要。

例如两个私家侦探一主一副地徒步跟踪了一阵子,两个人想交换位置,避免引起目标注意时,就必须有一套联络的暗号,例如抓背脊三下,然后两个私家侦探交换位置继续跟踪。

除了沟通的暗号外,通讯器材的准备也是很重要,现在的bluetooth handfree很细小,但重要反是私家侦探要学习如何不引人注意的使用,必要时准备一套简单的暗语。

在一队一主2副的私家侦探监控下,成功率的确比单身行动要高,但私家侦探如果默契配合的不好,反而很有可能成为致命伤。

4. 易容道具:

所谓的易容不是那种大乌蝇黑超口罩或cap帽,那是明星打扮,很快的会成为众人的焦点,同一条街上的人都会注意到你,当然包括跟踪的目标。

私家侦探要进行乔装改扮有两个要点;第一是“融入”,第二是“概念变化”。

说到融入,就是指私家侦探必须打扮的像是背景的一部分,如此一来自然会被目标给忽略。如果对方是在商业大楼行动,那身穿西装手提公文包。如果对方去购物,那私家侦探背着背包,反而最不容易被注意到。

当然目标是会移动的,如果是以一个小组的私家侦探为单位而跟踪的话,可以由后勤车辆随时替换身着适合服装的私家侦探。单身跟踪的话,私家侦探一般选择容易对应最多环境的装扮。

而概念变化的部份比较有趣一点,你如果在街上看到一个陌生人,下次看到同一个人的时候是用什么方法才认得出来呢?

我想通常不是依靠五官吧,可能是对方一身打扮,或是胸口开的超低,或是对方带着造型夸张的项链等。

而概念变化就是把这些特征给抹去换成另外一个,藉此混淆目标的感觉,降低其戒心。

这个时候,如果私家侦探用一些小道具的运用就会达到很好的跟踪效果,像是用发型gel、本来的粗框眼镜改成无框、黑色T恤换成啡色外套、女生把头发束成马尾......

私家侦探行动前照照全身镜,把自己当成路人,想想哪里最容易让人留下印象,然后针对性的携带装备。但要注意的是务必保持行动的轻便。

5. 其他必要准备:

这一项就是看具体的任务而定,像是对方喜欢用小巴,私家侦探身上就要带点零钱或通用的公交卡。如果对方具有危险性,那私家侦探可能必须携带防身器具例如皮带。如果预计时间会拖的蛮长,那私家侦探身上会携带一些高热量食品以备饥饿而体力不支。

2018年11月10日